上吐下泻伴发热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药物对症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病毒性胃肠炎、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
1、补液防脱水:病毒或细菌感染易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口服补液盐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选择低渗型口服补液盐,分次少量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加重呕吐。儿童可选用水果味补液盐提高接受度。
功能主治:适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本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应加倍。
2、饮食调理:症状急性期选择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避免奶制品和高纤维食物。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蒸蛋、燕麦粥等低脂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肠道负担。
3、物理降温:体温<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浴导致皮肤刺激。保持环境通风,穿着轻薄透气衣物。
4、药物干预:呕吐频繁可使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腹泻严重时短期应用蒙脱石散。发热>38.5℃考虑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细菌性肠炎需医生评估后使用诺氟沙星等抗生素。
5、识别危象:持续高热>39℃、血便、意识模糊、尿量减少提示严重脱水或败血症,需急诊静脉补液。婴幼儿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老年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均为危险信号,应立即就医。
出现消化道症状期间应暂停所有乳制品和高糖食物,每日补充1000-1500ml液体。恢复期可尝试低强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肠道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注意便后彻底洗手,餐具煮沸消毒,症状消失后继续清淡饮食1周。密切监测体温和排便情况,若72小时无改善需复查便常规和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