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冷冻疗法、激光光凝等方式治疗。该疾病通常与RB1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环境暴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有关。
1、手术切除: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局限病例可通过眼球摘除术或局部肿瘤切除术根治。手术需结合病理检查确认切缘阴性,术后需定期复查眼眶MRI监测复发。婴幼儿患者需考虑义眼台植入等后续整形修复。
2、放射治疗:外照射放疗适用于中等大小肿瘤或术后残留,常用剂量40-45Gy。放射性巩膜敷贴治疗可精准定位小病灶。放疗可能导致白内障、眼眶发育畸形等并发症,3岁以下患儿需谨慎选择。
3、化学治疗: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卡铂的VEC方案是标准化疗组合,用于缩小肿瘤体积或辅助治疗。动脉内化疗可直接作用于眼动脉供血区域。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听力损伤等不良反应。
4、冷冻疗法:-60℃至-80℃低温可破坏肿瘤细胞,适用于周边部小肿瘤。治疗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每次冷冻-解冻循环持续1分钟。该疗法对视力影响较小,但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治疗。
5、激光光凝:532nm激光通过热效应凝固肿瘤血管,适用于后极部小于3mm的病灶。治疗需在间接检眼镜引导下进行,每次光斑覆盖肿瘤边缘1mm正常组织。可能需间隔4-6周进行多次治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预后与诊断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建议确诊后立即开始规范治疗,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功能、听力及内分泌指标。日常注意避免眼部外伤,补充维生素A和DHA有助于视网膜修复,适度进行平衡训练改善单眼视力适应。每3-6个月需进行全身检查排除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