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材料脱落需及时就医处理,可能由继发龋齿、材料老化、咬合不当、粘接失败、牙齿受力不均等因素引起,可通过重新充填、嵌体修复、牙冠修复、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治疗。
1、继发龋齿:
原龋洞未彻底清理或边缘微渗漏导致细菌侵入,表现为补牙材料松动脱落伴冷热敏感。需彻底清除腐质后选择玻璃离子、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重新充填,龋坏深达牙髓时需根管治疗。
2、材料老化:
银汞合金使用5-8年后易发生收缩裂缝,复合树脂在长期咀嚼力作用下可能出现磨损。日常避免咬硬物,定期口腔检查,发现材料缺损需及时更换为陶瓷嵌体或全瓷冠修复。
3、咬合干扰:
补牙后咬合高点未调磨导致异常受力,长期可能引发材料崩裂。通过咬合纸测试调整对颌牙尖,大面积缺损建议采用高嵌体或金属烤瓷冠恢复咬合功能。
4、粘接失败:
操作时隔湿不足或酸蚀不充分影响粘接效果,表现为补物整体脱落。重新处理牙面后使用3MESPE、松风或登士柏等品牌粘接系统,配合流体树脂分层充填。
5、牙体缺损:
剩余牙体组织不足导致固位力差,常伴有牙隐裂或折裂。缺损超过1/3需纤维桩加固后全冠修复,纵裂至根尖者可能需拔除后种植修复。
补牙材料脱落后应避免用患侧咀嚼,24小时内预约牙医处理。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减少碳酸饮料摄入,每半年进行专业涂氟。修复后两周内忌食粘性食物,定期复查边缘密合度,夜间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出现自发痛或牙龈肿胀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需立即进行牙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