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面龋是否需根管治疗需根据龋坏深度及牙髓状态判断,可通过树脂充填、玻璃离子修复、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处理。根面龋通常由牙周萎缩、刷牙方式不当、唾液减少、高糖饮食、牙本质暴露等原因引起。
1、浅龋充填:
龋坏仅累及牙本质浅层时,可直接采用树脂或玻璃离子材料充填。这类材料能封闭龋洞并释放氟化物,适合牙根面较软的牙本质修复。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水平颤动法刷牙。
2、中龋修复:
龋损达牙本质中层但未近髓时,建议选择嵌体修复或高强度玻璃离子修复。嵌体可更好恢复牙齿形态,玻璃离子则对牙龈刺激较小。伴随冷热敏感症状时可短期使用脱敏牙膏。
3、深龋评估:
当龋坏接近牙髓腔时,需通过牙髓活力测试判断是否需根管治疗。深龋可能与牙周袋内菌斑堆积、根面凹陷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自发痛或夜间痛。无症状深龋可尝试间接盖髓术保留活髓。
4、牙髓炎处理:
确诊牙髓炎后必须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牙髓并用牙胶尖充填根管。该症状多由细菌毒素穿透牙本质小管引起,可能伴随咬合痛或牙龈肿胀。根管治疗后建议全冠修复防止牙折。
5、拔牙适应症:
严重龋坏导致牙根纵裂或广泛吸收时需拔除患牙。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未治疗的根面龋合并牙周病,拔牙后3个月可选择种植义齿或活动义齿修复。
预防根面龋需控制每日精制糖摄入低于25克,定期使用牙线清理牙龈缘。唾液分泌减少者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分泌,牙周萎缩患者建议每年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出现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时应及时就诊,避免龋损进展至不可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