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可通过清淡流质饮食、低纤维半流质食物、适量补充电解质、避免刺激性食物、分次少量进食等方式促进恢复。该疾病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饮食不洁、食物过敏、药物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1、清淡流质:发病初期选择米汤、藕粉、过滤蔬菜汁等无渣流食,减轻肠道负担。这类食物易消化吸收,避免刺激胃肠黏膜,每日分6-8次进食,每次100-200毫升。
2、半流质过渡:症状缓解后尝试小米粥、软烂面条、蒸蛋羹等低纤维食物。添加少量低脂蛋白质如鱼肉糜,烹调时禁用油炸油煎,采用蒸煮方式保留营养。
3、电解质补充:饮用口服补液盐或自制糖盐水500毫升温水+1.75克盐+10克糖。腹泻严重者可适量饮用运动饮料,避免高糖分果汁加重渗透性腹泻。
4、忌口清单:禁食辛辣调料、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高脂肉类、坚果、豆类等难消化食物,乳糖不耐受者暂缓乳制品摄入。
5、进食原则:采用"三定"原则——定时定量定温,温度保持40℃左右。恢复期每日5-6餐,每餐七分饱,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减轻胃部压力。
恢复期间建议选择煮苹果、香蕉等富含果胶的水果,烹饪方式以水煮、清蒸为主。症状完全消失后,逐步从低纤维饮食过渡到常规饮食,过渡期约7-10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风险,注意观察排便次数及性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