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脑瘫的症状可能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反射异常、原始反射持续存在、伴随癫痫发作等。
患儿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降低则表现为肢体松软,自主运动减少。部分患儿呈现肌张力波动,即在不同姿势下肌张力表现不一致。
患儿无法达到相应月龄的运动里程碑。3个月不能抬头,6个月不会翻身,8个月不能独坐,12个月不能扶站。运动发育迟缓常伴随异常运动模式,如非对称性姿势、舞蹈样动作等。
患儿无法完成正常的姿势调整。仰卧位时头部后仰,四肢伸展;俯卧位时臀部抬高,下肢屈曲;被拉起时头部后垂,四肢僵硬。这些异常姿势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正常应在特定月龄消失的原始反射持续存在。握持反射超过4个月,拥抱反射超过6个月,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超过6个月。原始反射未按时消退提示脑发育异常。
约30%-50%患儿伴随癫痫发作,表现为肢体抽搐、意识丧失。部分患儿出现视觉障碍、听力障碍、智力低下。吞咽困难、流涎、语言发育迟缓也是常见伴随症状。
新生儿脑瘫患儿的护理需注重营养支持,母乳喂养或特殊配方奶可提供充足营养。被动关节活动训练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预防关节挛缩。采用正确抱姿和体位摆放可改善异常姿势。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康复训练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出现喂养困难时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采用鼻饲。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