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皮炎不会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传染给他人,其发生主要与紫外线暴露、个体皮肤敏感性等非传染性因素相关。
1、紫外线暴露:皮肤长时间接触紫外线后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灼热感。日常需避免正午户外活动,使用SPF30以上防晒霜,穿戴遮阳帽和长袖衣物。
2、光敏物质接触:部分化妆品、药物或植物如柠檬汁、芹菜可能增加皮肤光敏性。建议使用无酒精护肤品,接触光敏物质后需彻底清洁皮肤并加强防晒。
3、皮肤屏障受损:过度清洁或角质层薄弱者更易发病。可选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温水洁面避免使用磨砂产品。
4、免疫异常反应:少数患者存在免疫系统过度应答,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瘙痒性丘疹或水疱,需进行光试验确诊。急性期可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口服氯雷他定缓解症状。
5、代谢性疾病影响:卟啉症等代谢疾病患者易伴发严重光敏反应。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严格避光,必要时进行窄谱UVB脱敏治疗。
预防日光性皮炎需建立系统性防护策略。每日补充维生素D应选择夜间服用,避免增加日晒需求。户外工作者建议采用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结合的方式,每两小时补涂防晒产品。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胡萝卜,减少光敏性食物摄入。出现持续皮肤溃烂或发热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皮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