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治疗慢阻肺的药物

2025-04-17

205次浏览

慢阻肺可通过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祛痰药、抗生素等药物缓解症状。疾病通常与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年龄增长等因素相关。

1、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福莫特罗能快速缓解气道痉挛;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可长期控制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需按需或规律使用。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2、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吸入制剂适用于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长期口服激素如泼尼松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等副作用,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3、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罗氟司特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延缓疾病进展,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型患者。可能出现腹泻、体重下降等不良反应,建议餐后服用。

4、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氨溴索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排痰。机械排痰配合药物使用效果更佳,每日饮水量需保持1500ml以上。

5、抗生素: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用于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加重,疗程通常5-7天。长期预防性使用可能增加耐药风险,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

患者需坚持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定期监测肺功能,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家庭氧疗指征者需维持血氧饱和度≥90%,夜间使用无创通气设备能改善睡眠质量。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