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囊肿可能由生理性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水、畸胎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月经紊乱、排尿异常、性交疼痛、触及包块等症状。
1、生理性囊肿:
排卵期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属于生理性改变,直径多小于5厘米,超声显示薄壁无回声区。多数3个月内自行消退,建议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
2、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异位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形成的巧克力囊肿,超声呈磨玻璃样回声,CA125可能升高。可能与经血逆流、免疫异常有关,常伴随进行性痛经。腹腔镜剥除是主要治疗方式,术后需药物抑制复发。
3、炎性包块:
盆腔炎反复发作导致输卵管卵巢脓肿,CT可见厚壁混杂密度影,伴发热及脓性分泌物。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抗感染,严重者行脓肿引流术。急性期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4、输卵管积水:
输卵管远端粘连闭锁使液体积聚,超声显示腊肠样无回声区。与既往感染或手术粘连有关,可能引起不孕。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或切除术可解决,术后配合盆底微波理疗促进吸收。
5、成熟畸胎瘤:
生殖细胞肿瘤包含毛发、油脂等成分,X线可见钙化或牙齿影。虽为良性但可能发生蒂扭转,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可完整切除,术中需快速病理排除恶变。
日常建议增加深绿色蔬菜和亚麻籽摄入以调节雌激素水平,每周3次游泳或瑜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持续腹痛、异常阴道流血或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时需妇科就诊,避免盲目热敷或按摩。绝经后新发囊肿必须排除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联合MRI检查有助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