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脓包与瘘管可通过外观特征、分泌物性质、触诊硬度、伴随症状及影像学检查鉴别。牙龈脓包多由牙周脓肿或根尖周炎引起,瘘管常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排脓通道。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菌药物,适用于敏感细菌,尤其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毛囊炎、疖肿等原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取适量软膏涂一薄层于患处,每日3次,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但不超过10天,需要时可用敷料包扎或覆盖。
脓包表现为牙龈局部半球形隆起,表面黏膜充血发红,直径多超过3毫米,顶端可能泛黄或出现白色脓点。瘘管呈针尖样开口,周围黏膜颜色接近正常,挤压时可见少量脓液渗出。
脓包破溃后排出大量粘稠脓液,可能带有血丝和坏死组织。瘘管持续排出少量稀薄脓液或浆液性分泌物,急性发作时分泌物增多,慢性期可能仅见清亮液体。
脓包触诊有明显波动感,按压疼痛剧烈,周围组织水肿。瘘管区域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按压疼痛较轻,可能触及通向根尖区的窦道。
脓包常伴随患牙叩痛、咬合痛及淋巴结肿大,可能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瘘管患者多存在长期患牙病史,急性期可有轻微叩痛,慢性期常无自觉症状。
X线片显示脓包对应牙位存在根尖周透射影或牙槽骨吸收。瘘管可通过牙胶尖示踪法明确与病灶牙的关联,CBCT能清晰显示窦道走行与骨破坏范围。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急性期可用淡盐水漱口缓解症状。饮食避免过硬过烫食物,优先选择牛奶、鸡蛋羹等软质高蛋白食物。出现持续肿胀或发热应及时就诊,根尖周炎需进行根管治疗,顽固性瘘管可能需行根尖切除术或意向性再植术。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病,预防脓包和瘘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