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头痛头晕服用什么药物见效

2025-04-25

394次浏览

小儿肾积水可能由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结石、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统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超声检查、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肾功能评估、药物控制感染、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治疗。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或膀胱输尿管连接部异常是常见病因,尿液排出受阻导致肾盂压力增高。这类患儿需通过超声动态监测积水程度,轻度积水可能随生长发育改善,中重度需考虑输尿管再植术或肾盂成形术。

膀胱输尿管反流使排尿时尿液倒流至肾脏,反复刺激引发肾盂扩张。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能明确反流分级,轻度反流可采用预防性抗生素如头孢克洛,重度需注射填充剂或抗反流手术。

结石或肿瘤压迫尿路时,肾盂逐渐扩张积水。CT尿路造影可定位梗阻点,结石小于5mm可尝试排石治疗,肿瘤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肿瘤切除术或化疗方案。

神经源性膀胱因支配异常导致排尿功能障碍,残余尿量增加引发积水。清洁间歇导尿联合胆碱能药物如新斯的明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膀胱扩大术。

长期积水易合并泌尿系感染,表现为发热、尿液浑浊。尿培养阳性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呋喃妥因,同时处理原发梗阻因素。

日常需保证每日饮水量达1000-1500ml,避免高盐饮食加重肾脏负担。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积水变化,术后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哺乳期母亲需减少咖啡因摄入,幼儿排尿训练时避免过度憋尿。出现尿液量骤减、持续腹痛或反复发热时需急诊处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