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乙肝有什么危害

2025-04-30

15693次浏览

慢性乙肝的危害包括肝功能损伤、肝硬化风险、肝癌概率增加、免疫系统异常、家庭社会负担加重。

1、肝功能损伤:

慢性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可导致肝细胞反复炎症坏死,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代谢异常。长期未控制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影响解毒、合成、代谢等基础功能。日常需避免酒精摄入,定期监测ALT、AST指标。

2、肝硬化风险:

约20%患者会在感染后10-20年出现肝硬化,与肝星状细胞活化及胶原沉积有关。典型症状包括腹水、食管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建议每6个月进行肝脏弹性检测,必要时采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延缓进展。

3、肝癌概率增加:

HBV-DNA整合至宿主基因组可诱发肝细胞癌变,携带者肝癌发生率较常人高100倍。甲胎蛋白异常升高或肝脏占位性病变需警惕。早期筛查推荐联合超声检查与AFP检测,确诊后可选肝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治疗。

4、免疫系统异常:

病毒抗原持续刺激可能引发免疫复合物沉积,诱发肾小球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肝外表现。部分患者出现关节痛、皮疹等异常反应。免疫调节可考虑胸腺肽注射,合并症需针对性使用糖皮质激素。

5、家庭社会负担:

疾病传染性导致婚育受限、就业歧视等问题,母婴垂直传播概率达30%。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球蛋白可阻断传播。患者需接受心理疏导,社会支持系统建设包括病友互助小组、反歧视立法保障。

慢性乙肝患者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优先选择鱼肉、豆制品;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家庭成员应完成疫苗接种并避免共用剃须刀等物品。每3-6个月需复查病毒载量、肝脏影像学及肝功能指标,出现乏力加重、腹胀等症状需及时肝病科就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