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盆腔痛要做哪些检查

2025-04-30

15703次浏览

慢性盆腔痛可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神经功能评估等方式明确病因。慢性盆腔痛通常由盆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肌肉骨骼异常、神经压迫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

双合诊或三合诊可评估子宫附件压痛、包块及活动度。盆腔触诊能发现子宫骶韧带结节或卵巢囊肿,配合阴道分泌物检测可鉴别细菌性阴道病或衣原体感染。妇科检查是初步筛查盆腔炎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手段。

2、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结构异常,MRI对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率可达90%。CT检查有助于鉴别泌尿系统结石或肠道病变,必要时可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评估输卵管通畅度。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可判断感染程度,CA125升高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尿妊娠试验排除宫外孕,性激素检测有助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宫颈分泌物培养能明确淋球菌或支原体等特异性病原体。

4、内窥镜检查:

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粘连范围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同时进行病灶切除或粘连松解手术。宫腔镜检查能发现子宫内膜炎或宫腔粘连,必要时可取活检明确子宫内膜病变性质。

5、神经功能评估:

肌电图检查可鉴别阴部神经卡压综合征,疼痛诱发电位测试有助于判断中枢敏化现象。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疼痛,需进行心理评估排除躯体化障碍或抑郁焦虑共病情况。

建议每日记录疼痛日记标注发作时间和诱因,避免久坐和过度劳累。每周进行3次盆底肌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饮食增加三文鱼、亚麻籽等抗炎食物摄入。疼痛持续超过6个月需考虑多学科联合诊疗,必要时转诊疼痛科或心理科干预。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