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肾动脉栓塞介入手术的操作流程

2025-04-23

2538次浏览

肾动脉栓塞介入手术可通过导管栓塞、球囊阻断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肾动脉瘤、创伤性出血、肿瘤性病变、血管畸形、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术前评估:

完善肾动脉CTA或DSA检查明确栓塞部位,评估肾功能及凝血状态。需禁食6小时并建立静脉通路,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需水化治疗,使用等渗造影剂降低肾损伤风险。

2、穿刺置管: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入5F动脉鞘。在X线引导下将导管超选至肾动脉主干,注射造影剂确认病变位置。导管塑形需根据肾动脉解剖变异调整,常见选用Cobra导管或Simmons导管。

3、栓塞材料选择:

根据病变性质选用明胶海绵颗粒、聚乙烯醇微粒或弹簧圈。活动性出血首选可吸收明胶海绵,动静脉瘘需联合弹簧圈栓塞。肿瘤栓塞常采用300-500μm栓塞微粒,栓塞前需造影确认无脊髓动脉共干。

4、栓塞操作:

在路图引导下将微导管超选至靶血管,缓慢推注栓塞材料。分次造影评估栓塞效果,避免反流导致非靶栓塞。肾动脉主干栓塞需保留50%以上肾实质血供,节段性栓塞应精确至靶血管三级分支。

5、术后处理:

拔鞘后加压包扎穿刺点,监测尿量及血红蛋白变化。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形成。3天内复查肾功能,1个月后随访CTA评估栓塞效果。

术后饮食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胸肉,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造影剂排泄。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及肾功能指标,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需立即复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需观察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介入术后6个月需进行肾功能核素扫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