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什么

2025-04-05

146次浏览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持续性炎症反应,可能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激素水平异常、免疫功能障碍、子宫内膜息肉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

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球菌、衣原体、厌氧菌等,多因阴道炎上行感染或流产/分娩后未彻底消毒导致。患者可能出现经期延长、下腹坠痛症状,需通过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治疗。

2、宫腔操作损伤:

人工流产、刮宫术等医疗操作可能破坏子宫内膜屏障功能,增加病原体定植风险。临床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伴腰骶部酸痛,需结合红外线理疗促进内膜修复,必要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3、激素水平异常:

雌激素分泌不足或孕酮抵抗会削弱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能力,长期积累的坏死组织易诱发炎症。建议通过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饮食调节,严重者需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4、免疫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攻击子宫内膜细胞,导致持续性低度炎症。这类患者常合并反复流产史,需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控制病情。

5、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组织的机械刺激和局部微循环障碍可继发慢性炎症,多表现为经间期点滴出血。确诊后需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或冷刀切除术,术后配合桂枝茯苓胶囊调理。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频率过高;增加深海鱼、核桃等抗炎食物摄入;每周进行3次以上快走或瑜伽锻炼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时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