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时候做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比较好

2025-05-08

113次浏览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建议在出生后立即开始,最理想的时间段是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包括体温维持、清洁护理、脐带处理、母乳喂养启动等关键环节。出生后第一个小时被称为“黄金一小时”,此时母婴皮肤接触能稳定新生儿体温,刺激母乳分泌,促进亲子 bonding。体温维持可通过擦干身体后立即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实现,持续至少90分钟。清洁护理需使用柔软纱布轻柔擦拭,避免破坏胎脂的保护作用。脐带处理应在出生后1-3分钟进行结扎,使用无菌剪刀距脐轮2-3厘米处剪断。

1、出生后即刻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需立即评估呼吸、心率、肌张力等生命体征,进行阿普加评分。正常足月儿应快速擦干全身并移除湿毛巾,将婴儿俯卧放置在母亲腹部进行皮肤接触。延迟沐浴至少6小时有助于维持体温稳定和胎脂保护,首次沐浴水温应保持在37-38摄氏度。眼部护理需在出生后1小时内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淋球菌性结膜炎。

2、出生后24小时内护理:

出生后6小时内完成维生素K1肌肉注射预防出血性疾病,剂量为足月儿1毫克。新生儿筛查应在哺乳6次后采集足跟血,检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遗传代谢病。母乳喂养应在出生后30分钟内开始,按需哺乳每2-3小时一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排尿排便需记录首次发生时间,正常新生儿24小时内应排尿1次、排胎便1-2次。

日常护理需保持室温24-26摄氏度,湿度50%-60%,每日测量体温2次。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保持每日500千卡热量补充,饮水量达到2.5-3升。新生儿睡眠应采取仰卧位,每日睡眠时间16-20小时,清醒时进行俯卧训练。每周体重增长应达150-20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600克以上视为正常。出现体温异常、喂养困难、黄疸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