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手术主要切除子宫、部分阴道及周围淋巴结,具体范围根据肿瘤分期决定。手术方式主要有全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全子宫切除:
早期宫颈癌IA1期可能仅需切除子宫体及宫颈,保留卵巢。该术式适用于无淋巴转移且肿瘤局限于宫颈表层的患者,术后可保留部分内分泌功能。手术路径可选择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需结合患者年龄和生育需求综合评估。
2、根治性子宫切除:
IB1-IIA2期患者需切除子宫、宫颈上段阴道约2-3cm及宫旁组织。该术式要求完整切除主韧带和骶韧带,确保手术切缘阴性。术中需特别注意输尿管走行区域,避免损伤泌尿系统功能。
3、盆腔淋巴结清扫:
所有浸润性宫颈癌均需清扫髂总、髂内外及闭孔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术中需对可疑淋巴结进行快速病理检测。若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需扩大清扫范围至肾血管水平。
4、保留神经术式:
对年轻患者可实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改良根治术,减少术后排尿功能障碍。该技术需精细分离子宫深静脉下方的神经丛,在保证肿瘤根治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膀胱和直肠神经支配。
5、卵巢移位处理:
45岁以下患者可考虑保留卵巢并将其移位至结肠旁沟,避免后续放疗损伤。需术前评估卵巢有无微小转移可能,术后仍需长期监测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状态。
术后需加强盆底肌训练预防尿失禁,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3组,每组15次。饮食应保证每日60g优质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蛋清及大豆制品。术后3个月内避免负重超过5公斤,定期复查HPV及TCT检测。出现下肢水肿或异常阴道排液需及时就诊,放疗后患者需持续使用阴道扩张器防止粘连。保持每日30分钟步行锻炼,有助于改善淋巴回流和肠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