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痘印痘坑可以通过医学治疗和日常护理改善。红色痘印多与炎症后毛细血管扩张有关,褐色痘印属于炎症后色素沉着,凹陷性痘坑是真皮层胶原蛋白受损所致。
功能主治:用于下列适应症的局部治疗: -形成和没有形成血肿的钝器挫伤 -无法通过按压治疗的浅表性静脉炎
用法用量:将本品涂在患处,一日2~3次;如有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增加使用频率。根据患处表面积大小,通常使用3~5cm长度的本品。患处涂抹本品后适当按摩,使药物充分渗透入皮肤。喜辽妥乳膏也适用于作为药膏敷料。治疗非常疼痛的炎症时,应把乳膏仔细地涂在患处及其周围。通擦净治疗钝性挫伤的疗程为10天,浅表性静脉炎为1~2周。本品还可用于声波盒电离子渗透疗法。在应用于电离子渗透疗法时将乳膏涂于阴极。
一、红色痘印处理方案
红色痘印需优先抗炎修复。强脉冲光能选择性破坏扩张的毛细血管,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效果显著。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积雪苷霜软膏能抑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日常需严格防晒,避免摩擦刺激,配合使用含马齿苋提取物的舒缓护肤品。
二、褐色痘印改善方法
褐色痘印需着重抑制黑色素转移。化学剥脱术使用20%-35%果酸促进角质代谢,调Q激光能选择性分解黑色素颗粒。早晚涂抹含传明酸、熊果苷的精华液,夜间使用0.025%-0.05%维A酸乳膏需建立耐受。日间必须配合SPF50+广谱防晒,紫外线会加重色素沉着。
三、凹陷性痘坑治疗选择
滚轮型痘坑适合微针射频联合治疗,车厢型痘坑需采用点阵激光刺激胶原重塑。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每次治疗可改善20%-30%凹陷深度,需间隔3个月进行3-5次疗程。皮下分离术能有效打断纤维粘连组织,联合自体脂肪移植可改善容积缺失。术后需使用医用敷料保持创面湿润环境。
痘印痘坑护理期间应保持低升糖指数饮食,控制乳制品摄入量,每日补充维生素C 200mg以上。油性肌肤选择含葡糖酸锌的洁面产品,混合肌分区使用水杨酸棉片和神经酰胺乳液。避免自行挤压痘痘,炎症期及时使用抗菌敷料,规律作息有助于皮肤修复周期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