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是由痘病毒引起的皮肤感染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蜡样光泽的半球形丘疹。该疾病具有自限性,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可能因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或传播扩散。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皮疹泛发或病程延长的情况。
功能主治: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例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等原发性皮肤感染及湿疹合并感染、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面积的浅表性创伤合并感染等继发性皮肤感染。
用法用量:本品应外用,局部涂于患处。必要时,患处可用敷料包扎或敷盖,每日3次,5天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疗程。
1、症状表现:皮损初期为肤色或珍珠白色小丘疹,中央呈脐凹状,直径约2-5毫米。好发于儿童躯干、四肢及成人会阴部。可能伴随轻度瘙痒,搔抓后易出现局部红肿、渗液等细菌感染征象。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可减少并发症。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共用毛巾、泳池等间接接触感染。儿童集体生活场所易发生小范围流行。性接触是成人患者主要传播方式。及时隔离患者个人用品,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污染物可阻断传播链。
3、病程特点:潜伏期约2-7周,皮损通常持续6-9个月后自行消退。免疫功能正常者很少遗留瘢痕。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等可能出现数百个融合性皮损,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定期监测血糖、规范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4、诊断鉴别:皮肤科医生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即可确诊。需与水痘、扁平疣、基底细胞癌等疾病鉴别。皮损不典型时可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特征性表现为表皮细胞内嗜酸性包涵体。不建议自行挤压或冷冻处理,可能加重炎症反应。
5、治疗选择:局部治疗包括液氮冷冻、刮除术或斑蝥素外用。顽固病例可尝试咪喹莫特乳膏、西多福韦软膏等免疫调节剂。继发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光动力疗法适用于面部皮损。治疗期间应避免与他人密切皮肤接触。
患者需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涂抹保湿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E及锌元素,适量食用胡萝卜、柑橘、坚果等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应避免游泳等可能造成皮损破溃的运动项目。皮损泛发或持续1年以上未愈者建议皮肤科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