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天疱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皮肤病,通常不会自愈,需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干预、局部创面护理等方式控制病情。该病与遗传易感性、环境诱因、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水疱、糜烂伴疼痛。
1、免疫调节治疗:寻常型天疱疮需长期使用泼尼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严重者可联合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及骨密度。
2、创面护理方案: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糜烂面,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较大创面可使用水胶体敷料保护,避免衣物摩擦导致皮损扩大。口腔黏膜受累时需用康复新液含漱。
3、并发症预防:长期大剂量激素治疗可能诱发骨质疏松,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免疫抑制状态下易合并真菌感染,可预防性使用氟康唑。每月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诱因控制:避免日光暴晒、精神压力等诱发因素。合并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高血压患者需调整降压方案。妊娠期患者应在风湿免疫科和产科联合监测下治疗。
5、生物靶向治疗:对传统治疗无效者可尝试利妥昔单抗清除B淋巴细胞,新型IL-17抑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对部分患者有效。治疗前需筛查乙肝病毒和结核感染。
患者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创面愈合,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急性期限制剧烈运动防止机械性摩擦,稳定期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洗涤时避免使用柔顺剂。皮损结痂时禁止强行撕脱,沐浴水温控制在38℃以下。定期随访皮肤科评估病情活动度,突发发热或皮损扩散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