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对肝脏可能有一定益处,但使用不当也可能造成肝损伤。吴茱萸是传统中药材,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等功效,其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等机制对肝脏产生保护作用。但部分人群使用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吴茱萸中的吴茱萸碱、柠檬苦素等成分能抑制肝脏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害。动物实验显示其提取物可降低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改善肝脏病理变化。临床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胁痛时,常与柴胡、白芍等配伍,可能有助于调节胆汁分泌。部分肝病患者使用后反馈食欲改善、腹胀减轻,但缺乏大规模临床数据支持。
吴茱萸所含的挥发油和生物碱具有一定肝毒性,超量使用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长期服用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尤其对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等基础肝病患者风险更高。文献记载个别案例出现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黄疸、乏力等症状。药材炮制不当或配伍禁忌时毒性可能增强,如与肝毒性药物联用会放大损害。
使用吴茱萸前需经中医师辨证,肝阴虚火旺者禁用。建议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恶心、皮肤黄染应立即停药。日常护肝可配合蒲公英茶、枸杞等安全食材,避免与酒精同服。慢性肝病患者优先选择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明确护肝药物,不推荐自行服用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