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期与疾病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早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中晚期患者需结合综合治疗手段延长生存期。
一、分期与生存率:
Ⅰ期患者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术后五年生存率为85%-90%。Ⅱ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五年生存率约75%-80%。Ⅲ期出现盆腔扩散时生存率降至30%-57%,Ⅳ期发生远处转移后五年生存率不足20%。特殊病理类型如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差。
二、治疗方式选择:
手术切除是根治主要手段,早期患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中晚期需联合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卡铂、多柔比星等。激素受体阳性者可配合孕激素治疗,近年免疫治疗为复发患者提供新选择。
三、预后影响因素:
年龄较轻、病理分级低、无淋巴转移者预后较好。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恢复。基因检测显示微卫星不稳定性高或POLE突变患者生存期更长,而TP53突变提示预后不良。
术后需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饮食建议高蛋白低脂搭配十字花科蔬菜,适度进行太极拳等柔缓运动。心理支持对改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可参与患者互助团体缓解焦虑情绪。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雌激素暴露风险,如长期使用含雌激素化妆品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