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可通过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物理刺激、局部热敷、药物干预、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细菌感染、耳道损伤、免疫力下降、耳道潮湿、不当挖耳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阻挡水流,游泳后及时用棉签吸干外耳道水分。避免使用吹风机高温直吹,可选择低档冷风保持耳道通风。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牙痛、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用法用量:口服,成 人一次1粒,一日2次(早晚各一次),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避免刺激:疖肿未成熟时禁止挤压或掏挖,减少耳机使用频率以防摩擦。睡觉时患侧朝上,选择透气枕套,避免压迫导致疼痛加剧。
3、热敷镇痛:将40℃左右温水装入橡胶手套扎紧,外层包裹干净毛巾热敷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3次。热敷后涂抹金霉素软膏形成保护膜。
4、药物干预: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疼痛明显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伴随发热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全身感染。
5、感染防控: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耳道分泌物,接触患处前后需酒精消毒双手。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血糖,免疫力低下者可短期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
日常饮食增加冬瓜、丝瓜等利水食材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耳部充血。耳痛持续48小时以上或出现听力下降、面部肿胀需立即耳鼻喉科就诊,排除坏死性外耳道炎或乳突炎可能。恢复期每周复查耳道情况直至疖肿完全消退,期间禁止潜水、高空飞行等气压变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