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放置6年后不建议继续使用。长期闲置可能导致设备内部元件老化、氧气浓度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一、设备性能下降风险:
制氧机的分子筛、压缩机等核心部件会随存放时间逐渐失效。分子筛吸附能力衰退会导致氧气纯度低于90%,无法满足医疗需求;橡胶密封件可能硬化开裂,造成气体泄漏。即使外观完好,内部性能衰减无法通过肉眼判断。
二、使用安全隐患:
长期未运行的电路系统易受潮氧化,突然通电可能引发短路或火灾。2018年医疗设备维护指南指出,制氧机连续停用超过2年需专业检测后才能启用。家用环境下缺乏专业检测条件,强行使用可能延误患者治疗。
若必须使用存放多年的制氧机,应联系厂家进行气密性检测、流量校准和分子筛更换。日常存放需置于干燥避光环境,每季度通电运行30分钟维持部件活性。建议优先考虑更换新设备,确保氧疗安全有效。选择制氧机时需关注每小时出氧量和持续工作时间,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建议选择3升以上医用级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