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破裂可能由外伤性冲击、锐器刺伤、化学灼伤、病理性眼压升高、眼部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紧急缝合手术、玻璃体切除术、抗生素治疗、降眼压药物、角膜移植等方式治疗。
1、外伤性冲击:眼球受到钝性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巩膜或角膜破裂,常见于运动伤害、交通事故或暴力事件。需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患眼避免挤压,并紧急就医进行显微缝合手术。避免揉眼或自行冲洗,防止眼内容物进一步脱出。
2、锐器刺伤:金属碎片、玻璃碴等尖锐物直接穿透眼球壁,可能伴随晶状体损伤或视网膜脱离。需保持异物原位不动,采用金属眼罩保护,手术需联合玻璃体切割和异物取出术。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眼镜预防。
3、化学灼伤:强酸强碱溅入眼部可导致角膜溶解穿孔,氢氧化钠、硫酸等腐蚀性物质最危险。立即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30分钟以上,后期可能需羊膜移植或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实验室操作需戴防溅面罩。
4、病理性眼压升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角膜自发性破裂,与房角关闭、睫状体水肿有关。表现为剧烈眼痛、虹视现象,需静脉注射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定期眼压监测可预防。
5、手术并发症:白内障超声乳化或玻璃体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医源性眼球破裂,与切口愈合不良或器械损伤有关。需二次手术加固切口,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可降低风险。
日常需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从事高风险职业时应佩戴ANSI认证的防护器具。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胡萝卜、菠菜和维生素C柑橘、猕猴桃,促进角膜修复。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内容物脱出时需平卧制动,立即前往眼科急诊。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可早期发现病理性风险因素,特别是高度近视或青光眼患者应每半年测量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