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可能伴随疲劳、低热等全身表现。主要症状有晨僵超过30分钟、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腕关节受累、皮下结节、关节畸形。
1、晨僵:
晨起关节僵硬持续30分钟以上是特征性表现,与夜间炎症介质堆积相关。僵硬程度与疾病活动度正相关,热水浸泡或活动后可缓解。需与骨关节炎短暂晨僵<15分钟鉴别。
2、对称性肿痛:
多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呈梭形肿胀伴压痛。炎症导致滑膜增生和关节积液,疼痛具有持续性,休息后加重而适度活动减轻。X线可见关节周围骨质疏松。
3、关节畸形:
晚期出现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因滑膜炎侵蚀软骨和骨造成关节脱位。尺侧偏斜常见于掌指关节,关节活动度进行性下降,部分患者需关节置换手术。
4、皮下结节:
20%患者在骨突部位出现类风湿结节,质地坚硬无压痛,多见于肘关节伸侧。结节反映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可能伴随血管炎等关节外表现。
5、全身症状:
37%患者出现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炎症因子IL-6升高导致。可能合并干燥综合征、肺间质纤维化等,需监测抗CCP抗体和CRP水平。
建议每日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如握拳、腕部旋转等低强度运动,水温40℃左右的热敷可改善晨僵。饮食需增加深海鱼、橄榄油等抗炎食物,避免高嘌呤饮食。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关节超声,早期使用甲氨蝶呤等抗风湿药可延缓骨质破坏。出现关节持续红肿热痛或畸形时应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