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晶状体脱位可通过佩戴矫正眼镜、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复位、人工晶状体植入等方式治疗。眼睛晶状体脱位通常由外伤、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高度近视、马凡综合征、年龄相关性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等原因引起。
功能主治:治疗多种病菌引起的外眼部感染性疾病
用法用量:一般1天3次、每次滴眼1滴,根据症状可适当增减。对角膜炎的治疗在急性期每15~3...
轻度晶状体半脱位可通过验光配镜改善视力。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能矫正屈光不正,散光患者需选择环曲面镜片。需每半年复查眼底及眼压,避免脱位加重。
急性期使用甘露醇降低眼压,匹罗卡品缩瞳防止玻璃体疝形成。炎症反应明显时联合泼尼松龙滴眼液、溴芬酸钠滴眼液控制。需监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角膜副作用。
YAG激光可松解晶状体悬韧带部分粘连,适用于局限性脱位。532nm激光能封闭视网膜裂孔预防继发脱离。治疗需分次进行,单次能量控制在1.2-1.8mJ。
晶状体囊袋完整者行晶状体悬吊术,用聚丙烯缝线固定于睫状沟。合并玻璃体脱出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中灌注平衡盐溶液维持前房深度。
严重脱位者行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可选择三片式襻型或虹膜夹持型。术后3个月避免弯腰及剧烈运动,防止人工晶状体移位。
术后需补充维生素C促进悬韧带修复,每日摄入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食物。避免篮球、跳水等冲击性运动,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定期进行视野检查、角膜内皮计数及UBM超声生物显微镜监测,发现眼压升高或角膜水肿需及时干预。马凡综合征患者应同时进行心血管系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