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多数情况下不属于严重疾病,但需根据个体症状及并发症风险综合评估。该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反复隐痛,通常可通过药物控制或择期手术根治。
1、症状表现与分期:
慢性阑尾炎症状通常较急性阑尾炎轻微,疼痛多为间歇性钝痛,集中于右下腹麦氏点区域。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根据炎症程度可分为单纯性慢性炎症期仅黏膜层受累和纤维化期阑尾壁增厚粘连,后者可能增加急性发作风险。
2、治疗与预后:
无急性发作倾向者可选择保守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抗生素、甲硝唑等抗感染药物,配合解痉止痛药物缓解症状。若反复发作或存在阑尾粪石、管腔狭窄等结构异常,建议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该手术创伤小且根治率超过95%。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逐步恢复高纤维饮食预防肠粘连。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饥饿诱发肠痉挛。急性腹痛发作时应立即禁食并就医排查是否转为急性阑尾炎。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需避免腹部受压动作。合并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更严格控制炎症,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腹部超声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