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判断需结合症状表现和医学检查。典型症状包括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确诊需通过影像学检查。
一、常见症状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症状是腰部疼痛,疼痛可能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足部放射。久坐、弯腰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平躺休息后可能缓解。部分患者会出现下肢麻木、刺痛或无力感,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症状通常单侧出现,但中央型突出可能引起双侧症状。
二、体格检查要点:
医生会通过直腿抬高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等检查神经根受压情况。肌力测试可评估神经功能,如足背伸无力提示腰5神经根受压,足跖屈无力提示骶1神经根受压。感觉检查可发现特定区域的感觉减退,反射检查可能显示膝反射或踝反射减弱。
三、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平片可排除骨折、肿瘤等病变,但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及神经受压情况,是首选检查方法。计算机断层扫描适用于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可显示骨性结构和椎间盘钙化。脊髓造影结合CT检查可用于复杂病例的评估。
四、鉴别诊断要点:
需与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脊柱肿瘤等疾病鉴别。腰肌劳损疼痛范围较局限,无神经根症状。腰椎管狭窄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脊柱肿瘤多有夜间痛、休息痛,可能伴随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有晨僵和活动后改善的特点。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活动。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避免剧烈扭转和负重动作。饮食应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戒烟限酒。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康复阶段可配合物理治疗,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推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