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短肠综合征会不会导致腹泻

2025-05-05

297次浏览

短肠综合征会导致腹泻。由于肠道吸收面积显著减少,患者无法充分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进而引发渗透性腹泻。

短肠综合征是因手术切除、先天畸形或疾病导致小肠长度不足的病理状态。正常成人小肠长约3-5米,当残留小肠不足1米时会出现典型症状。腹泻程度与残留肠段长度直接相关,残留肠段越短,腹泻越严重。除腹泻外,患者常伴有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脱水等症状。

腹泻的发生机制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肠道吸收面积锐减,导致大量液体和电解质未被吸收;二是胆盐和脂肪酸在结肠内刺激分泌;三是肠道菌群失衡加剧消化功能障碍。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

针对短肠综合征的管理需采取综合措施。营养支持是核心治疗手段,根据肠道适应情况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药物治疗可选用抑制肠蠕动的洛哌丁胺、减少分泌的奥曲肽等。外科治疗包括肠延长术或小肠移植。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少食多餐,选择低脂、易吸收食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定期监测营养指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