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震荡属于眼外伤的一种,多数情况下经过及时治疗可以恢复,但严重程度需结合损伤范围和治疗时机判断。视网膜震荡指外力冲击导致视网膜短暂性水肿或出血,通常伴随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疾病。
用法用量:1.补充替代治疗法:口服,1次5-10mg,一日10-60mg,早晨起床后服用2/3,下午服用1/3。2.抗炎:口服一日5-60mg,疗程剂量根据病情不同而异。3.自身免疫性疾病:口服,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酌减。4.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每隔1-2日减少5mg。5.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6.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等: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一、轻度视网膜震荡:
轻度损伤表现为局部视网膜水肿,视力下降程度较轻,视野缺损范围小。此类情况通过充分休息、避免用眼疲劳,配合医生开具的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银杏叶提取物等,多数在1-2周内水肿消退,视力逐渐恢复。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眼底,观察水肿吸收情况。
二、重度视网膜震荡:
若外力冲击导致视网膜广泛出血或黄斑区受损,可能引发持续性视力障碍。此类情况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减轻炎症反应,必要时采用玻璃体腔注药术促进出血吸收。伴随视网膜裂孔或脱离时,需尽快行激光封堵或玻璃体切割手术。重度损伤的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延误可能造成永久性视功能损害。
日常护理需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震动,外出佩戴防护眼镜。饮食宜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深色蔬菜、蓝莓等抗氧化食物,忌辛辣刺激。若出现闪光感、飞蚊症加重需立即就医。视网膜震荡的恢复与损伤程度直接相关,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建议伤后72小时内完成眼科专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