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坏死可通过控制感染风险、规范口腔操作、优化药物使用、加强营养支持和定期口腔检查等方式预防。
1、控制感染:口腔细菌感染是颌骨坏死的重要诱因。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感染概率。避免吸烟酗酒等损害口腔黏膜的行为。
2、规范治疗:牙科手术操作不当可能引发骨坏死。拔牙或种植牙前需全面评估骨质状况,选择经验丰富的口腔外科医师。放射治疗患者需在治疗前完成口腔疾病处理,放疗后至少间隔21天再进行牙科手术。
3、药物管理: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抑制骨代谢。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患者需在用药前完成必要的牙科治疗,用药期间避免侵入性操作。口服双膦酸盐超过3年者应定期进行口腔评估。
4、营养支持:营养不良会延缓骨组织修复。保证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和钙质,多食用牛奶、鱼类、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缺乏者需适当补充,促进钙质吸收。贫血患者应及时纠正铁代谢异常。
5、定期监测:高危人群每6个月需进行专业口腔检查。接受颌部放疗或大剂量双膦酸盐治疗者应进行全景片检查。发现早期骨质改变时,可采用低频超声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预防颌骨坏死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计划。保持均衡饮食结构,适量增加负重运动刺激骨代谢。口腔护理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过硬食物造成机械损伤。出现持续性牙痛或牙龈溃烂超过两周未愈,应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