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瘤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其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局部感染、毛囊堵塞、皮脂腺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
1、观察处理:体积较小且无变化的皮脂腺瘤可暂不处理,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大小变化。日常避免反复摩擦刺激瘤体,保持皮肤清洁减少继发感染风险。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如脓疱病,疖肿,毛囊炎,甲沟炎,须疮,汗腺炎,红癣,寻常痤疮,创伤合并感染,湿疹合并感染,溃疡合并感染等。
用法用量:本品应局部涂于患处,并缓和地摩擦;必要时可用多孔绷带包扎患处。每日二至三次,七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重复一个疗程。
2、药物控制:合并感染时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激素相关瘤体可尝试口服螺内酯调节雄激素水平,配合维A酸乳膏局部涂抹改善角化异常。
3、激光治疗:直径小于5mm的表浅瘤体可选择二氧化碳激光或铒激光气化。治疗需2-3次间隔进行,术后需保持创面干燥,配合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4、手术切除:传统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超过1cm或生长迅速的瘤体,梭形切口能完整切除包膜。微创手术采用小切口刮除术,适合面部等美观要求高的部位,复发率约5-8%。
5、病理确诊:快速增大的瘤体需行切除活检排除基底细胞癌等病变。术后标本应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扩大切除范围。
皮脂腺瘤患者日常需控制高糖高脂饮食,减少奶制品摄入以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刺激。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瘤体摩擦。术后护理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拆线前避免沾水,愈合期使用医用硅酮敷料预防瘢痕增生。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