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掉头发的疾病主要有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头癣等。脱发可能由激素失衡、自身免疫、营养缺乏、感染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雄激素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与遗传和雄激素水平过高有关。男性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和头顶稀疏,女性多为头顶毛发变细。治疗可选用米诺地尔、非那雄胺等药物调节激素,严重者需考虑毛发移植。
2、斑秃:
斑秃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为突发圆形脱发斑块。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导致脱发,常伴随指甲凹陷。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或外用免疫调节剂可控制病情,多数患者毛发能再生。
3、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会导致毛发干枯易断。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毛囊生长周期,甲亢患者头发细软稀疏,甲减者眉毛外侧易脱落。需通过优甲乐或甲巯咪唑等药物纠正甲状腺功能。
4、缺铁性贫血:
铁元素不足影响毛囊细胞分裂,表现为弥漫性脱发伴面色苍白。常见于月经量多或消化出血患者,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可确诊。补充硫酸亚铁等铁剂并改善饮食后,脱发通常可逆。
5、头癣感染: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头癣会出现断发、鳞屑和脓疱,儿童多见。直接镜检发现菌丝可确诊,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治疗6-8周,同时需消毒接触物品防止传染。
预防病理性脱发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锌、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鸡蛋、牡蛎和绿叶蔬菜。避免过度烫染和牵拉头发,选择温和洗发产品。每日梳头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冥想缓解。若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或持续3个月未缓解,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