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怎么判断有没有褥疮

2025-04-15

141次浏览

褥疮可通过观察皮肤颜色变化、触感异常、局部温度差异、组织硬度改变、渗出液迹象等方式判断。褥疮通常由长期受压、摩擦剪切力、营养不良、潮湿刺激、感觉障碍等原因引起。

1、颜色异常: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或紫红色改变,指压后不褪色提示早期缺血。需每2小时翻身减压,使用减压垫分散压力,避免红斑区继续受压。观察颜色是否在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恢复。

2、触感变化:皮肤出现麻木、刺痛或异常敏感都可能是神经压迫征兆。检查时应对比健侧皮肤,用棉签轻触测试感觉差异。每日进行关节被动活动,按摩周围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3、温度监测:使用手背对比患处与周围皮肤温度,局部发热提示炎症反应,发凉则预示循环障碍。红外线体温仪测量温差超过1℃需警惕。保持床单干燥平整,避免使用电热毯加重局部代谢。

4、组织硬度:皮下组织硬化呈橘皮样改变属于深部组织损伤期。触诊时有捻发音或波动感应考虑感染。定期拍摄患处照片记录进展,采用悬浮式翻身技巧减少剪切力。

5、渗出液观察:创面出现浆液性渗出或脓液表明进入溃疡期。记录渗出液颜色、量和气味,黄色粘稠液可能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使用PH试纸检测创面酸碱度,中性敷料保持适度湿润环境。

预防褥疮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1.2-1.5g/kg体重,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胶原合成。进行床上桥式运动、踝泵运动等被动活动,每15分钟微移身体重心。选择高密度泡沫床垫配合30°侧卧体位,骨突处贴敷水胶体敷料预防剪切伤。失禁患者及时清洁后涂抹含氧化锌的皮肤保护剂,监测血清白蛋白维持在35g/L以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