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泻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以减少脂肪吸收负担,重点控制脂肪摄入量、选择易消化食物、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避免刺激性食物。
1、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20-40克,优先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避免肥肉、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坚果类食物需严格控制每日摄入量在15克以内。
2、易消化蛋白:选择鱼肉、鸡胸肉、蛋清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采用嫩化处理方式。豆制品需选择去除豆渣的嫩豆腐、豆浆,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维持在1-1.5克/公斤体重。乳糖不耐受者应选用无乳糖奶制品。
3、维生素补充:重点补充维生素A、D、E、K四种脂溶性维生素,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充剂形式摄入。水溶性维生素B族需额外补充,特别是维生素B12。建议定期检测血清维生素水平,必要时进行肌肉注射补充。
4、膳食纤维调整:增加苹果泥、香蕉、燕麦等可溶性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0-30克。减少芹菜、韭菜等不可溶性粗纤维摄入。魔芋制品需充分加工后食用,每次不超过50克。
5、饮食禁忌:严格禁酒及含酒精食品,避免辣椒、咖喱等刺激性调味品。碳酸饮料、冰镇食品会加重肠蠕动需限制。含山梨醇、甘露醇的无糖食品可能加重腹泻应慎用。
脂肪泻患者建议采用少食多餐原则,每日5-6餐,每餐控制在200-300克。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优先选择双歧杆菌、乳酸菌等菌种。烹饪时注意食材温度控制,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肠道。长期脂肪泻患者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预防骨质疏松发生。运动方面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每日30-40分钟。水分补充以温开水为主,每日不少于1500毫升,腹泻严重时可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