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美白可通过冷光美白、家庭美白套装、瓷贴面、超声波洁牙、激光美白等方式实现,具体选择需根据牙齿着色原因和个人口腔状况决定。
1、冷光美白:
冷光美白是诊室常用的快速美白技术,利用过氧化氢凝胶配合蓝光照射分解色素分子。适用于中重度氟斑牙、四环素牙等内源性着色,单次治疗约30-60分钟可提升5-14个色阶。治疗前需进行牙周检查,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24小时内需避免深色饮食。
2、家庭美白套装:
含10%以下过氧化脲的家用美白牙托或美白贴片,通过持续低浓度漂白改善咖啡、茶渍等外源性着色。每日使用2小时,持续1-2周可见效。需注意牙龈保护,牙釉质发育不全者慎用。配合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可减轻敏感症状。
3、瓷贴面:
对重度变色牙或伴有釉质缺损者,0.3-0.7mm厚度的全瓷贴面可永久性改善色泽。需磨除部分牙体组织,适合前牙美学修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不易染色,但需避免咬硬物。维护得当可使用10年以上。
4、超声波洁牙:
通过高频震荡去除牙结石和烟斑、茶垢等外源性色素沉积,每年1-2次常规洁治可维持天然牙色。对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病有双重作用,但无法改变牙齿本体颜色。洁牙后配合喷砂抛光能增强短期美白效果。
5、激光美白:
特定波长激光激活漂白剂,穿透牙本质小管分解深层色素。单次治疗约提升3-8个色阶,对遗传性黄牙效果显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控制温度,避免牙髓刺激。术后需使用含氟制剂强化釉质。
牙齿美白后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中性含氟牙膏,避免摄入红酒、酱油等易染色食物。吸烟者需减少每日吸烟量,咖啡爱好者可改用吸管饮用。定期使用牙线清除邻面菌斑,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对于伴有龋齿或牙周疾病者,应优先治疗基础疾病再考虑美白。孕妇、青少年及牙本质暴露者需谨慎选择美白方案,必要时可先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