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肝火的药物主要有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柴胡疏肝散等中成药,以及夏枯草、菊花等中药材。肝火旺盛通常表现为目赤肿痛、口苦咽干、烦躁易怒等症状,中医调理需根据具体证型选择药物。
功能主治: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5~1袋,一日2次。
1、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黄芩、栀子等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证。该药能缓解头痛目赤、胁痛口苦等症状,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肾功能。
2、当归龙荟丸:
当归龙荟丸含当归、芦荟、青黛等成分,主治肝胆实火证。对于大便秘结、耳鸣耳聋等肝火炽盛症状效果显著,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用,服药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3、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以柴胡、香附、陈皮为主药,擅长疏肝解郁。针对情志不畅导致的胸胁胀痛、嗳气频作等肝气郁结症状,该方可通过调和肝脾来降火,但气郁化火明显者需配合清热药物。
4、夏枯草:
夏枯草是单味清热泻火药材,对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有良效。可煎汤代茶饮或入药配伍,其性寒凉,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临床常与决明子、菊花同用增强疗效。
5、菊花:
菊花具有平肝明目功效,特别适合肝阳上亢型症状。白菊花偏重清肝明目,黄菊花长于疏散风热,日常可用菊花枸杞泡茶饮用。高血压患者出现头胀头痛时,菊花配伍钩藤效果更佳。
肝火旺盛者日常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多食绿叶蔬菜、梨子、苦瓜等清热食物,少食羊肉、辣椒等温热之品。适当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疏泄肝气。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黄疸、严重失眠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药调理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长期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