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是否感染乙肝病毒需通过医学检测手段确认,常见方法包括乙肝五项检测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
1、乙肝五项检测:
乙肝五项检测是筛查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项目,包含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五项指标。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现症感染;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具有免疫力;e抗原阳性反映病毒复制活跃;核心抗体阳性可区分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单项或组合结果需由医生结合临床判断。
2、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
通过PCR技术直接检测血液中乙肝病毒遗传物质含量,能准确反映病毒复制水平和传染性强弱。该检测适用于确诊感染者评估病情、监测抗病毒治疗效果,检测灵敏度高,可发现隐匿性感染。
3、肝功能与影像学检查:
肝功能检测如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超声或纤维化扫描能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肝纤维化、肝硬化。这些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乙肝,但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日常需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接种乙肝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饮食宜清淡,限制高脂食物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规律作息、戒酒、避免滥用药物可减轻肝脏负担,定期复查肝功能与病毒学指标。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慢性感染者每3-6个月应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