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血可能由牙龈炎、牙周炎、维生素缺乏、刷牙方式不当、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引起。
1、牙龈炎: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红肿出血。日常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定期洁牙去除牙结石,可选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细菌。
2、牙周炎:与牙槽骨吸收、牙周袋形成有关,表现为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需进行龈下刮治等牙周治疗,严重者需接受翻瓣术或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3、维生素C缺乏: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增加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成人每日建议补充100-200mg维生素C。
4、刷牙力度过大:硬毛牙刷横向刷牙易造成机械性损伤。改用声波震动牙刷,刷牙角度保持45度,压力控制在150克以内约草莓重量。
5、血液疾病:可能与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常伴随皮下瘀斑、鼻出血。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维生素K如菠菜、羽衣甘蓝促进凝血功能,适度咀嚼苹果、胡萝卜等硬质食物增强牙龈韧性。吸烟者需戒烟以减少血管收缩对牙龈供血的影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每年进行1-2次口腔检查,妊娠期女性更需加强口腔护理。夜间磨牙患者建议佩戴咬合垫,避免牙龈过度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