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效果最佳,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等。通过物理因子刺激可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理疗主要利用电、光、声、磁、热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针对不同疾病需采用差异化方案,如超声波治疗适用于软组织损伤,红外线照射对慢性炎症效果显著,牵引疗法常用于脊柱相关疾病。
1、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理疗的优势病种。低频脉冲电流能放松痉挛肌肉,减轻神经压迫症状;三维牵引可增大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临床数据显示,早期患者通过规范理疗配合功能锻炼,70%以上症状能得到显著改善。
2、运动系统损伤:
肌肉拉伤、韧带扭伤等急性损伤后48小时可开始理疗。冷疗能控制肿胀,超短波可加速血肿吸收。慢性劳损如网球肘、跟腱炎采用冲击波治疗,能有效缓解钙化灶引起的顽固性疼痛。
3、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肌肉电刺激能延缓肌肉萎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通过生物反馈疗法,可重建运动神经通路。但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仍需结合药物治疗。
进行理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每天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可增强理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及时与医师沟通调整方案。理疗作为康复医学重要手段,需在专业机构由持证治疗师操作,不建议自行购买仪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