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属于灭活疫苗,对孕妇和胎儿安全性良好。接种需结合暴露风险、孕期阶段及个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
1、安全性评估:重组乙肝疫苗不含活病毒,不会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孕期接种未增加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风险。妊娠中晚期接种安全性证据更为充分。
2、高风险人群:配偶为乙肝携带者、医护人员或经常接触血液制品者属于高危暴露群体。建议在完成乙肝五项检测后,HBsAg阴性且抗-HBs<10mIU/ml的孕妇优先接种。
3、接种程序:按照0-1-6月方案肌注20μg剂量。若孕晚期发现高风险暴露,可加速接种0-1-2月方案,并在产后完成加强针。接种部位选择非优势臂三角肌。
4、抗体监测:完成全程接种1-2月后检测抗-HBs水平,>100mIU/ml具有保护效力。抗体应答不足者可补种1-2针,仍无应答需排查免疫抑制状态。
5、新生儿防护: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需在12小时内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传播风险,但需避免乳头皲裂出血。
孕妇接种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局部红肿可冷敷处理。日常注意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定期产检时复查肝功能,出现皮肤黄染或乏力及时就医。合理搭配瘦肉、深绿色蔬菜补充蛋白质和叶酸,适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