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胞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分泌物、吸入含病毒气溶胶、接触污染物体表面、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感染。该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与免疫力低下、环境密闭、季节交替等因素有关。
1、接触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随飞沫附着于口鼻黏膜或眼结膜。避免用手触摸面部,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消毒可降低风险。儿童聚集场所需加强物品表面擦拭消毒。
2、气溶胶传播:直径小于5μm的含病毒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数小时。保持室内通风换气,高危环境佩戴N95口罩。医疗机构应采用负压病房收治重症患者。
3、污染物传播:病毒在塑料表面存活时间达6小时。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区域需每日消毒3次。处理污染物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规范处理医疗废弃物。
4、母婴传播:孕妇病毒血症期可能经胎盘感染胎儿。孕晚期感染者分娩时应做好呼吸道隔离,避免亲吻新生儿面部。母乳喂养前需清洁乳房并佩戴口罩。
5、医源传播:支气管镜操作产生气溶胶风险最高。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二级防护,器械采用环氧乙烷灭菌。住院患者需单间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
预防需注重手卫生与环境消毒,易感人群可接种帕利珠单抗。冬季保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深绿色蔬菜。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症状需及时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