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流产可通过黄体功能支持、免疫调节治疗、宫颈环扎术、遗传学筛查、感染控制等方式治疗。习惯性流产通常由黄体功能不足、免疫因素异常、宫颈机能不全、胚胎染色体异常、生殖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1、黄体支持:黄体功能不足导致孕酮分泌不足时,可补充天然黄体酮或地屈孕酮。孕酮能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抑制子宫收缩。建议孕早期监测血清孕酮水平,持续用药至妊娠10-12周。
2、免疫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免疫异常可能引发血栓前状态,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胎盘血流。对于同种免疫异常,可考虑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3、宫颈环扎:宫颈机能不全者在孕12-14周实施McDonald宫颈环扎术可预防无痛性宫口扩张。术后需限制体力活动,定期超声监测宫颈长度。紧急环扎术适用于孕中期发现宫颈缩短的病例。
4、遗传学干预:夫妇双方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测发现非整倍体异常时,建议通过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反复流产3次以上应完善基因芯片检查。
5、抗感染治疗:支原体、衣原体等生殖道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弓形虫感染采用螺旋霉素,巨细胞病毒感染使用更昔洛韦。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每日补充叶酸400-800μg。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血供。保持会阴清洁,性生活需使用避孕套防止逆行感染。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建议加入专业支持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