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的使用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调整、特殊人群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及停药管理,日常需结合饮食调节与适度运动。
1、药物禁忌:
氟西汀禁止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异卡波肼联用,可能引发5-羟色胺综合征。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华法林联用需监测凝血功能。酒精摄入可能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2、剂量控制:
成人抑郁症初始剂量通常为20mg/日,强迫症需增至40-60mg/日。老年患者应从10mg起始,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25%-50%。剂量调整间隔不少于4周,突然停药可能诱发头晕、感觉异常等撤药反应。
3、特殊人群:
孕妇妊娠后期使用可能导致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哺乳期需评估母乳喂养风险。青少年用药前需筛查双相障碍倾向,可能激活自杀意念。癫痫患者需密切监测发作频率,糖尿病患者注意血糖波动。
4、不良反应:
常见恶心、失眠、头痛等反应多出现在用药初期。需警惕5-羟色胺综合征高热、肌阵挛、QT间期延长心悸、晕厥等严重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需定期评估疗效与耐受性。
5、停药管理:
建议每2-4周递减10mg直至停用,骤停可能导致感觉异常、焦虑反弹。停药后仍需监测情绪波动至少3个月,复发患者应考虑维持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可辅助预防复发。
用药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牛奶等食物;避免葡萄柚影响药物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疗效。定期复诊监测肝功能、电解质及心理状态,出现震颤、意识模糊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及自杀风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