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可通过压力治疗、药物改善、运动调节、皮肤护理、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通常与久站久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妊娠压迫、肥胖、深静脉血栓等因素有关。
1、压力治疗:
医用弹力袜是基础干预手段,通过梯度压力促进血液回流。日常避免穿紧身裤或过膝袜,睡眠时垫高下肢15-20厘米。长途旅行或久站工作时建议每2小时进行踝泵运动。
2、药物改善:
地奥司明、羟苯磺酸钙、七叶皂苷钠等药物可增强静脉张力。药物需配合压力治疗使用,对已形成的静脉团块无效。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
3、运动调节:
游泳、骑自行车、踮脚运动能强化腓肠肌泵功能。避免负重深蹲、举重等增加腹压的运动。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运动时穿戴二级压力弹力袜效果更佳。
4、皮肤护理:
曲张静脉区域皮肤易干燥瘙痒,需使用pH5.5弱酸性润肤乳。避免搔抓或高温烫洗,出现色素沉着或湿疹时需使用抗生素软膏。下肢清洁后彻底擦干趾缝。
5、手术干预:
射频消融术、点式剥脱术适用于CEAP分级C4以上患者。术后需坚持穿戴弹力袜3-6个月,避免3个月内乘坐长途航班。合并溃疡者需先行创面处理再手术。
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蓝莓、黑巧克力等富含花青素食物。避免每日连续静坐超过90分钟,工作时可交替垫脚尖和脚跟。每年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出现皮肤发硬、溃疡或血栓性静脉炎需血管外科就诊。夜间睡眠采用左侧卧位减轻盆腔静脉压迫,晨起前在床上做空中蹬车动作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