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精神萎靡。肠道感染可能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进行针对性治疗。
1、发热
婴儿肠道感染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是机体对病原体入侵的免疫反应,可能持续数天。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引发惊厥。若体温持续不退或反复升高,应及时就医检查。发热可能伴随面色潮红、四肢冰凉等表现。
2、腹泻
腹泻是肠道感染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薄。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样便,细菌感染可能出现黏液或血丝。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家长应注意观察尿量变化。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严重腹泻需就医治疗。腹泻期间应暂停添加新辅食。
3、呕吐
呕吐是肠道感染的常见伴随症状,可能呈现喷射状。频繁呕吐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警惕呕吐物中带血或胆汁的情况。呕吐后应少量多次喂食补液盐溶液,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或呕吐物呈咖啡渣样需立即就医。
4、腹痛
婴儿肠道感染可能出现阵发性腹痛,表现为哭闹不安、双腿蜷曲。腹痛多由肠痉挛或炎症刺激引起,触摸腹部可能感觉胀气。可顺时针按摩腹部缓解不适,但避免在未明确原因前使用止痛药物。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局限在右下腹,需排除阑尾炎等急腹症。
5、精神萎靡
精神萎靡反映感染对全身状态的影响,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眼神呆滞。这是病情加重的警示信号,可能提示严重脱水或全身感染。家长需特别关注婴儿的清醒程度和互动反应,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精神萎靡伴随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时需紧急处理。
婴儿肠道感染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增加喂养频率。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待症状缓解后恢复。注意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恢复期应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逐步过渡,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需做好奶具消毒和手部卫生,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