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又肿又痒可通过冷敷、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避免抓挠、排查过敏原等方式缓解,常见原因包括接触性皮炎、湿疹、昆虫叮咬、真菌感染或汗疱疹等。
功能主治: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
用法用量:局部外用,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3次。为减少复发,体癣、股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应连续使用2~4周,手足癣应连续使用4~6周。
1、冷敷: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纱布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缓解肿胀和瘙痒感,尤其适用于昆虫叮咬或急性皮炎发作期。注意避免冻伤,皮肤破损时需暂停使用。
2、外用药物:
无破损皮肤可涂抹含氢化可的松的软膏缓解炎症,合并真菌感染时联用酮康唑乳膏。炉甘石洗剂适合大面积瘙痒时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每日1-2次薄涂,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渗液或溃烂部位需先进行消毒处理。
3、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反应引发的瘙痒。夜间症状明显者可选用同时具有镇静作用的苯海拉明。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青光眼患者需谨慎使用。
4、避免抓挠:
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继发感染,可佩戴棉质手套或修剪指甲。瘙痒剧烈时可用指腹轻拍代替抓挠。合并细菌感染会出现脓疱、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抗生素治疗。
5、排查过敏原:
记录近期接触的洗涤剂、金属饰品、植物等可疑物质,必要时做斑贴试验。汗疱疹患者需减少手足出汗,真菌感染需保持患处干燥。反复发作或伴随呼吸困难需排查系统性过敏疾病。
日常应选择无香料护肤品,洗手后及时涂抹凡士林等保湿剂。避免长时间浸泡热水,穿着透气棉质手套劳作。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化脓、发热、关节肿痛等表现时,需到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血常规等检查,排除丹毒、蜂窝组织炎等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