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龋坏未及时修补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牙齿断裂等严重后果。主要危害包括龋洞扩大、邻牙受累、咀嚼功能下降、全身感染风险增加、治疗成本上升。
1、龋洞扩大:
早期浅龋仅破坏牙釉质,未及时充填会导致龋坏向深层牙本质发展。细菌侵入牙本质小管后腐蚀速度加快,形成深龋可能累及牙髓腔。伴随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痛,此时需根管治疗才能保留患牙。
2、邻牙受累:
龋洞成为细菌温床,致病菌通过接触传播易导致相邻健康牙齿发生继发龋。特别是邻面龋坏可能破坏两颗牙齿的接触关系,增加食物嵌塞概率。长期可能引发多颗牙连环龋坏,显著提高修复难度。
3、咀嚼功能下降:
后牙大面积缺损会导致咀嚼效率降低,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前牙缺损影响切割功能,严重者出现发音障碍。牙齿结构完整性破坏后,剩余牙体可能发生劈裂导致牙齿无法保留。
4、感染风险:
深龋可能发展为急性根尖周炎,引发颌面部蜂窝组织炎。细菌毒素经血液循环可能诱发心内膜炎、肾炎等全身疾病。孕妇口腔感染可能增加早产风险,糖尿病患者口腔感染更难控制。
5、治疗成本增加:
浅龋仅需简单树脂充填,延误治疗可能需根管治疗或冠修复。严重骨破坏病例需拔牙后种植修复,治疗费用增长5-10倍。复杂病例需要多次就诊,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显著加重。
建议发现龋齿后尽早到口腔科就诊,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邻面。减少碳酸饮料摄入可降低脱矿风险,每年进行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隐匿性龋坏。咀嚼粗纤维食物有助于牙齿自洁,唾液分泌减少者可选用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流动。对于已形成的龋洞,及时修复是阻断病变发展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