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结肠癌化疗第二次化疗会不会比第一次更难受

2025-04-20

268次浏览

结肠癌第二次化疗的反应因人而异,可能因药物累积效应、个体耐受性变化、心理预期调整、骨髓抑制加重、消化道黏膜损伤等因素导致不适感增强。症状管理可通过调整止吐方案、加强营养支持、心理干预、预防性用药、定期监测血象等方式缓解。

功能主治: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首次剂量加倍。

1、药物累积:

铂类等化疗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毒性,二次化疗时体内药物浓度升高可能加重不良反应。奥沙利铂易引发外周神经毒性,5-氟尿嘧啶可能导致口腔炎加重。建议化疗前进行肝功能检测评估药物代谢情况,使用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辅助。

2、耐受差异:

首次化疗后机体应激状态改变,部分患者出现化疗后疲劳综合征。骨髓储备功能下降可能引发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反复发热或感染。需提前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

3、心理预期:

对化疗的恐惧记忆可能放大不适体验,约40%患者出现预期性恶心呕吐。认知行为疗法可降低焦虑水平,音乐疗法联合地塞米松能减少条件反射性呕吐发生率。

4、骨髓抑制:

重复化疗易导致Ⅲ-Ⅳ度骨髓抑制,血红蛋白下降引发活动后心悸。可能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引起的造血干细胞损伤有关。必要时输注浓缩红细胞,口服琥珀酸亚铁改善贫血。

3、黏膜损伤:

伊立替康代谢产物SN-38蓄积加重肠道黏膜炎,表现为腹泻次数增加。蒙脱石散联合洛哌丁胺可控制症状,严重时需暂停化疗。推荐低渣饮食配合谷氨酰胺修复肠黏膜。

化疗期间应保证每日1500ml饮水促进药物排泄,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鳕鱼、豆腐维持正氮平衡。温和有氧运动如太极拳可改善化疗相关疲劳,但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需限制活动强度。每周期化疗前需完善心电图、肾功能等基础评估,出现持续72小时以上的Ⅲ度腹泻或发热需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小组干预能提升治疗耐受性,家属应学习按压内关穴缓解恶心等基础护理技巧。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